1.项目概述
本项目是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背景下提出的有益探索,项目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通过平台链接社区、高校、NGO组织、公益基金会及社会大众资源,社区提供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专业社工验证服务对象的信息的真实性,并评估其实际需求,再由持证社工(志愿者)提供针对性服务。以确保受助者信息真实性,解决当下受助者及援助者信息不对称以及公益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2.市场分析及定位
市场分析:目前社区老人出现需求时,一般是政府直接买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或社会爱心人士向基金会或是需求者捐助。政府买单所需手续及资料较复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周期比较长,社会爱心人士捐助会出现信息不对称造成帮扶资源浪费或不足。
目标定位:项目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通过平台链接社区、高校、NGO组织、公益基金会及社会大众资源,社区提供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解决社区老人的需求,同时能有效保证需求者信息的真实性及受助者及援助者信息的对称性。
3.产品介绍
本项目是通过微光微信公众平台来连接社区帮扶资源及社区老人的需求,需求者在微信端注册申请需求账号,列出需求,帮扶者申请志愿者账号,列出技能,系统会匹配需求及供给最接近来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了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使公益服务更具便捷性、智能、个性化,同时比起传统公益服务来说周期短、针对性强、简单易操作。
4.商业模式
平台运营模式:通过平台链接社区、高校、NGO组织、公益基金会及社会大众资源,社区提供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专业社工验证服务对象的信息的真实性,并评估其实际需求,再由持证社工(志愿者)提供针对性服务。
5.营销策略
本项目营销推广方式,前期在学校建立推广团队,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到社区及机构宣传推广,让社区负责人及机构专业社工关注公众号;后期是则是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已经关注公众号的群体转发给好友及朋友圈来继续推广。待公众号形成一定影响力以后便可以入驻广告。
6.财务分析
本项目初步预算50万,明细如下:
租用场地:学校提供
宣传及推广:20万元
生产成本: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及后台运营系统:30万元
7.团队介绍
项目成员都是在长期从事老年产业研究工作的人员,且熟知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及营销手段。且成员作为高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首先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技巧,参与过成都市五城区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团队中的队员各有各的特长,擅长查找资料、对外交流、资源整合、策划书写、灵感的迸发等,同时团队成员有着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公益决心。